拍賣行新聞一則
9 4 月, 2019
糯種翡翠–悟禪
12 4 月, 2019

關於鑑定書的刻板印象

關於中國大陸的鑑定書跟台灣鑑定書的可信度,個人還是偏向台灣的,可能是因為價格因素作祟所生的刻板印象,就像我前幾天那篇文說的,中國大陸那邊一張鑑定書人民幣10幾20圓就有,甚至幾塊錢也有,“感覺上”不是很真實。 加上台灣鑑定行發出的鑑定書查証上比較容易—–不論是電話還是自己去一趟鑑定所實地求證。

而針對鑑定書價格行情,我這趟去廣州也特地跟家裡有合作的商戶聊過,有些鑑定行人民幣3~5圓就有一張,如果一次大量去鑑定,一張人民幣2圓也是有的,然後隨著鑑定書的精美程度,以及發出單位的層級不同,會有價格的變化,如果是中央所轄檢驗所發出的證書,一張人民幣1~200圓左右,如果是國家檢測標準認可的民間機構的“精美”鑑定書,一張人民幣50~8、90圓不等,不精美的就人民幣10幾20圓,再便宜的就是幾圓一張(註1)。

而根據我從內地商戶蒐集到的資料,以及推敲一般商戶的心態(自己主觀想法),可以想像10幾20圓甚至幾圓是大部分人會採用的,問過對岸鑑定行,一件商品從開始檢驗到出證書過程大約要10幾分鐘。假設10分鐘一件然後每件收10圓,1小時也就人民幣60圓,一天工作10小時一個月30天,也就是每個月人民幣1.8萬元的營業額,如果只有一個人沒有請員工,扣除店租水電等費用,感覺上剩下不多的利潤,這還要建立在你機器不停運作的前提下,還沒考慮其他硬體設備成本,所以如果是人民幣3~5圓一張就更難想像了。

鑑定這個行業我不懂,不過就自己所認知的去看價格,覺得說不通。不是說貴等於好,只是從一個生意人的角度來看薄利就多銷,但是一件商品從鑑定到出證書需要的時間往往限制了他的產量,所以我不清楚怎麼做到多銷,也許很多台儀器,也許流水線作業,但是這又會產生其他新的成本的問題,太複雜了所以乾脆保持懷疑態度,因此我會說這是我個人的刻板印象。(註2)

下面附上我這次去內地特地開的鑑定書的正反面,我們家本身不用內地證書,因為跟客戶解釋可信度問題麻煩,一張幾圓人民幣證書,該有的標準章、鋼印、基本物理特性都有,鑑定結果是寫翡翠(A貨)掛件,網址上面也能查到這張證書、商品是我們這次買的新貨,除了照片稍嫌模糊,跟商品對照起來需要認真多看幾眼外,沒有特別的問題,網路上的教學文不少都是用他們的證書,估計跟收費低廉有關。最後呼應我自己說過的,我只是因為證書收費的矛盾而覺得疑惑,進而產生某種刻板印象而已,沒說他們是假的。

註1:這個行情都是閒聊蒐集來的資料,我實在沒有足夠時間去一家一家鑑定所問,所以如有缺漏請見諒!!

註2:有朋友跟我說有些鑑定單位是所謂的研究室,不以牟利為目的,收費低廉是很正常,甚至只是象徵性收費來補貼儀器使用的耗損。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地質系每年畢業生太多(數千人),最後真正能從事本科系工作的人太少(職缺太少—數十個缺),結果其他沒能從事本科系工作的人都跑去從事鑑定工作,造成鑑定所數量氾濫,最終只能削價競爭,不過也因此導致鑑定所質量良莠不齊的情況!!這兩個解釋也分享給大家參考。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